|
暑夕三首 / 作者:王镃 |
枕石云邊睡一場,蘚花泉洞碧松香。
朱門正役風車苦,不識山中有此涼。
|
|
暑夕三首解釋: 《暑夕三首》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頭作枕云邊睡一場,
泉水洞穴長滿綠苔花。
朱門之內,人們被炎熱的夏風所困擾,
卻不知山中竟有如此涼爽。
詩意:
這首詩詞以夏日黃昏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山間幽靜涼爽的景象。作者以枕石為喻,描述自己躺在云邊的地方,享受清涼的夜晚。泉水洞穴中覆蓋著苔蘚和花朵,散發出宜人的松香。與此同時,詩中也暗示了朱門之內的人們無法體驗到這份涼爽與愜意。
賞析:
《暑夕三首》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夏日的涼爽景象,展現了作者對山中幽靜生活的向往和對朝堂繁忙生活的反思。詩中以對比手法將山中的清涼與城中的炎熱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述枕石、云邊、蘚花和泉洞,詩人創造了一種寧靜、涼爽的意境,使讀者感受到清新宜人的夏夜氛圍。同時,詩人選擇了簡練明了的表達方式,使整首詩詞簡潔而又生動。通過這種簡潔的語言,詩人傳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引起讀者對城市喧囂和繁忙生活方式的反思。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涼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批判了朝堂繁忙和辛勞的生活。它既展現了自然風光的美麗,又通過對比突出了城市生活的不足。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新,給人以愉悅和清涼之感,同時也帶給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