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夕三首 / 作者:王镃 |
夜深月曬碧荷香,傍水亭臺易得涼。
更剪遮窗蕉葉去,放教山影入藤床。
|
|
暑夕三首解釋: 《暑夕三首》是宋代詩人王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夜已深,月光照耀著碧色的荷花,荷花散發出陣陣香氣。
水邊的亭臺附近,涼風吹拂著,使人感到清涼宜人。
我更進一步修剪窗前的蕉葉,使它們不再遮擋窗戶,
讓山影投射進藤床之中,讓涼爽的山風輕輕拂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暑夜的景象,通過描寫月光照耀下的碧色荷花以及清涼的亭臺,表達了作者對夜晚涼爽的向往和渴望。在夜深人靜的時刻,作者進一步修剪蕉葉,讓山影透過窗戶投射進藤床之中,給人一種清新涼爽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將夜晚的涼爽感傳遞給讀者,給人一種舒適和寧靜的感受。
這首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宋代寫景手法,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描繪細膩的細節來表達作者的感受和情感。作者通過描繪月光照耀下的碧色荷花和清涼的亭臺,營造出一個安靜、涼爽的夜晚氛圍。修剪窗前的蕉葉和山影投射進藤床之中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清涼的感覺。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一種寧靜、涼爽的美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