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石僧 / 作者:湯思退 |
云作袈裟方石僧,巖前獨立幾經春。
有人若問西來意,默默無言總是真。
|
|
詠石僧解釋: 《詠石僧》是宋代湯思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作袈裟方石僧,
巖前獨立幾經春。
有人若問西來意,
默默無言總是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石頭打造的僧人雕像。它矗立在崖前,經歷了多個春天,仿佛真正的僧人一樣。如果有人問它從西方而來的意義,它會默默無言,但這種無言卻表達了真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石頭雕像來表達哲理。詩人用“云作袈裟方石僧”這樣的形象語言,將石頭雕像比作僧人。袈裟是僧人的象征,而石頭則代表堅實、沉默和永恒。石僧獨立在巖前,經歷了多個春天,顯示出它的存在已經很久了。最后兩句表達了石僧的默默無言,但卻傳遞出真實的含義。
這首詩詞通過對石僧的描繪,表達了雖然石頭無法言語,但它所展現的堅定和真實卻是無需言語的。詩人通過對自然界中的石頭進行人性化的描繪,引發人們對存在、真實和默默無聞的思考。這樣的描寫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禪宗思想的關注,強調了沉默和內省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石僧形象表達了深邃的哲理,引發人們對存在和真實的思考。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內心的虔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