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游水月寺) / 作者:湯思退 |
畫船橫絕湖波練。
更上雕鞍窮翠巘。
霜橘半垂黃。
征衣盡日香。
鐘聲云外聽。
金界青松映。
何處是華山。
峰巒杳靄間。
|
|
菩薩蠻(游水月寺)解釋: 《菩薩蠻(游水月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湯思退。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船橫絕湖波練。
更上雕鞍窮翠巘。
霜橘半垂黃。
征衣盡日香。
鐘聲云外聽。
金界青松映。
何處是華山。
峰巒杳靄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卷,同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華山的向往之情。詩中通過各種景物描繪,展現了山水的壯麗和寧靜,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華山的憧憬之情。
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每一句都是完整的描述,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構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美麗的山水世界。
首句“畫船橫絕湖波練”以畫船橫渡湖波的景象開篇,給人以舒適和寧靜的感覺。第二句“更上雕鞍窮翠巘”描繪了登上高峰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山峰之美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霜橘半垂黃,征衣盡日香”通過描寫橙樹的景象和征途中的芬芳香氣,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詩人對山中清香的感受。
“鐘聲云外聽,金界青松映”這兩句將詩人身臨其境地描繪了鐘聲和青松的景象,給人以恢弘和神圣的感覺。
最后兩句“何處是華山,峰巒杳靄間”表達了詩人對華山所在之處的探尋和向往之情,通過模糊的描寫,給人以追尋和探索的感覺。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描繪山水的美麗和傳遞作者對華山的景仰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山水之美的贊美。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山水的壯麗和寧靜,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華山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