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盆中梅) / 作者:呂勝己 |
年年臘后見冰姑。
玉肌膚。
點瓊酥。
不老花容,經歲轉敷腴。
向背稀稠如畫里,明月下、影疏疏。
江南有客問征途。
寄音書。
定來無。
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圖。
靜對北山林處士,妝點就、小西湖。
|
|
江城子(盆中梅)解釋: 詩詞《江城子(盆中梅)》是宋代呂勝己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年臘月以后看到冰姑。
她的肌膚如玉,滋潤得像瓊酥。
她的容顏永遠不老,歲月使她更加豐腴。
她的身影在畫中,明月下,稀稀疏疏。
江南有一位客人詢問征途。
寄去音書,卻沒有定時到達。
我將倚靠在盆池旁邊,巧妙地石塊浮在水上。
靜靜地對著北山林中的隱士,裝點著小西湖的景色。
詩意:
《江城子(盆中梅)》這首詩詞描繪了冬天盆栽中的梅花,以及詩人對梅花的贊美和對客人的思念之情。
詩人通過描寫梅花的美麗和不老的特性,表達了對自然界中這種堅韌不拔、傲雪凌霜的植物的贊美。梅花代表著堅強、高潔和不畏嚴寒的品質,它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能夠怒放,給人以希望和鼓勵。
詩中的客人詢問征途,寄去音書卻沒有及時到達,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客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在小西湖旁邊倚靠著盆池,與北山林中的隱士相對而坐,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客人的思念,表達了對自然和友情的追求,以及對寧靜與美好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呂勝己對梅花和友情的熱愛。他通過描繪梅花的容貌和特性,贊美了梅花的美麗和堅強品質。梅花在嚴寒的冬季中獨自怒放,象征著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給人以力量和勇氣。
詩中的客人和音書的寄托,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思念的情感。詩人將自己的思念寄托于音書,但又感嘆音書的遲遲未到,表達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通過盆池和石塊的描繪,創造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他倚靠在盆池旁邊,與北山林中的隱士對話,展現出對寧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情感,通過對梅花、友情和自然的贊美和追求,傳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