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 / 作者:呂勝己 |
慘慘枯梢,初疑似、真酥點滴。
見深紅蒂萼,方認早梅消息。
粉艷牽連春意動,冰姿照映霜華白。
伴蒼松、修竹似幽人,相尋覓。
香遠近,枝南北。
幽澗畔,疏籬側。
便傭兒販婦,也知憐惜。
渭水漁翁方入社,西湖處士成陳跡。
愛平生、炯炯歲寒心,無今昔。
|
|
滿江紅解釋: 《滿江紅》是一首宋代呂勝己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
慘慘枯梢,初疑似、真酥點滴。
見深紅蒂萼,方認早梅消息。
粉艷牽連春意動,冰姿照映霜華白。
伴蒼松、修竹似幽人,相尋覓。
香遠近,枝南北。
幽澗畔,疏籬側。
便傭兒販婦,也知憐惜。
渭水漁翁方入社,西湖處士成陳跡。
愛平生、炯炯歲寒心,無今昔。
譯文:
滿江紅
悲涼的落葉,初看似真,點點零落。
看見深紅的花蕊花萼,才知道春天的消息。
粉紅的花朵勾連著春意的激動,冰冷的身姿映照出霜華的潔白。
與蒼松和修竹一起,宛如隱居的人,相互尋覓。
花香彌漫遠近,枝條伸展南北。
在幽深的溪澗旁,在疏松的籬笆邊。
即使是傭人和販賣婦女,也懂得憐愛之情。
渭水上的漁翁剛剛進入社區,西湖上的隱士已經成為過去的痕跡。
對于一生的熱愛,年老的心依然明亮,不受時間的影響。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以描繪早春景象為主題,通過描寫早梅的開放,表達了對春天的期盼和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詩中的梅花作為早春的象征,展示了它的紅艷和傲雪的姿態,與背景中的蒼松、修竹相映成趣,給人以一種靜謐、幽雅的感覺。
詩中的渭水漁翁和西湖隱士是兩種不同的人物形象,漁翁代表了平凡的勞動者,而隱士則象征了追求自我修養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人。通過對這兩種人物的描寫,詩人呈現了不同人生階段和生活方式的對比,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平凡生活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思考。
整首詩以梅花為中心,通過梅花的形象和與其他事物的對比,展現了對自然美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平凡生活中的珍貴之處的贊美,并呼喚人們在歲月的流轉中保持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不論是風雨兼程的漁翁,還是追求精神境界的隱士,都應該保持內心的炯炯歲寒之心,不受現實和時間的束縛。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界的描繪,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熱愛。同時,它也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欣賞美的存在。
整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通過對梅花、蒼松、修竹、漁翁和隱士等形象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和諧共生。詩詞的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律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營造出了一種靜謐而富有情趣的氛圍。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滿江紅》通過對春天景象和人生境界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它鼓勵人們在平凡生活中發現美的存在,保持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并呼喚人們在歲月的變遷中保持內心的炯炯歲寒之心。這首詩詞展示了呂勝己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