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崔八詣藥山訪融禪師 / 作者:李商隱 |
共受征南不次恩,報恩惟是有忘言。
巖花澗草西林路,未見高僧只見猿。
|
|
同崔八詣藥山訪融禪師解釋:
李商隱的《同崔八詣藥山訪融禪師》是一首唐代的詩詞。詩人和另外一個名叫崔八的好友一起前往藥山拜訪融禪師,以表達對他恩德的感激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融禪師對他們南征時的幫助與恩情,他們沒有辦法表達對融禪師的恩德,只能短暫忘記拜訪。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藥山上的景色,巖上的花朵和山澗中綠草叢生,西林的小路頗具詩情畫意。然而,和他們預期的不同,并沒有看到融禪師,只看到了猿猴。
整首詩詞把主要的表達放在詩末,通過描述沒有看到融禪師,只看到猿猴的情景,來表達對融禪師的思念和對此次未果的拜訪的遺憾之情。
譯文如下:
共受征南不次恩,
我們共同經歷了南征,
報恩惟是有忘言。
為了報答這份恩情,我們口中的語言已經無法表達。
巖花澗草西林路,
巖上有花朵,山澗中綠草茂盛的小路,
未見高僧只見猿。
然而并沒有見到高僧,只看到了猿猴。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融禪師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融禪師未果的拜訪的遺憾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山景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將讀者帶入了一種深思和遺憾的氛圍中。作者通過描述自然景色,暗示了人生中諸多不能如愿的事,同時也展現了人與自然的融洽。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融禪師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能力以及對生活哲理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藥山的描繪,詩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詩人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