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十二首) / 作者:張伯端 |
妄想不須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齊修。
迷悟豈拘先后。
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滅盡恒沙罪垢。
|
|
西江月(十二首)解釋: 《西江月(十二首)》是宋代張伯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妄想不須強滅,
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齊修,
迷悟豈拘先后。
悟則剎那成佛,
迷則萬劫淪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滅盡恒沙罪垢。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探討了迷悟和修行的主題,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修行的向往。詩中提到妄想不需要強行消除,真實的本質又為何必要追求。作者認為本源的佛性和個人修行是相互呼應的,無需拘泥于先后次序。悟道可以在一瞬間實現成佛,而迷失則會沉淪萬劫。如果能夠通過一念契合真實的修行,就能消除無盡的罪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作者通過對妄想與真實本源、迷悟與修行的對比,寄托了對人生意義和修行境界的思索。詩中提到的成佛和淪流是佛教中的概念,表達了對追求解脫和超越世俗的向往。詩詞旨在告誡人們要悟道修行,以擺脫罪垢的束縛。
整首詩詞以對偶的結構呈現,通過反復對比的手法強調了迷與悟、妄想與真實的對立。作者借助佛教的思想,表達了人生的矛盾和追求解脫的渴望。這首詩詞雖然短小精煉,但蘊含了深邃的哲理和禪意,值得細細品味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