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 / 作者:李商隱 |
國以斯文重,公仍內署來。
風標森太華,星象逼中臺。
朝滿遷鶯侶,門多吐鳳才。
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
|
|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解釋: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是李商隱在唐代寫的一首詩,這首詩的中文譯文為《喜喜得之羲叟來宴客在禮部魏公府》。詩中描述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來賓們都是才華出眾的人物。
詩中的“國以斯文重,公仍內署來。”指的是國家非常重視文化,而魏公作為官員在這個社會環境中依然保持著文化修養。接著的“風標森太華,星象逼中臺。”則描述了宴會場所的華麗與氣派,以及星象排布的奇特。
“朝滿遷鶯侶,門多吐鳳才。”這兩句表達了來賓們都是官場中的精英,與鳥類的美喻相得益彰。最后的“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則表達了魏公不同于其他官員,他注重的是內在修養和個人品質。
這首詩通過描繪宴會場景和來賓的特點,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文化重視、才華橫溢的社會環境。同時,作者也借此對魏公的品質予以贊美,認為他在官場中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特風采。整體上,這首詩給人一種華麗、高雅的感覺,體現了唐代文化氛圍和官員的修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