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福寺 / 作者:葉秀發 |
細問黃山事,荒唐半不傅。
諸峰幾林壑,十日九云煙。
笙斷空中籟,丹留潤底泉。
相招婢猿鶴,何日謝塵緣。
|
|
廣福寺解釋: 詩詞:《廣福寺》
朝代:宋代
作者:葉秀發
細問黃山事,荒唐半不傅。
諸峰幾林壑,十日九云煙。
笙斷空中籟,丹留潤底泉。
相招婢猿鶴,何日謝塵緣。
中文譯文:
詳細詢問黃山的事情,荒唐的事情有一半不能言說。
眾多山峰如同樹木和山谷,十天里九天被云霧籠罩。
笙簫聲斷續在空中響起,紅色的泉水在底部流淌。
招來仆人、猿猴和仙鶴,何時才能告別塵世的紛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廣福寺,葉秀發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黃山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心境。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將黃山的壯麗景色和仙境般的氛圍描繪得淋漓盡致。
首句"細問黃山事,荒唐半不傅"表達了作者對黃山之奇妙景色的向往,但也暗示了這種景色的難以言傳和超越常理之處。黃山的景色非常壯觀,但有時也顯得荒唐不可理喻。
接下來的兩句"諸峰幾林壑,十日九云煙"描繪了黃山的奇妙景象。眾多山峰如同樹木和山谷一樣交錯縱橫,而云霧常常籠罩著大部分的天空,給人一種神秘而飄渺的感覺。
"笙斷空中籟,丹留潤底泉"這兩句表達了黃山的更多細節。笙簫聲綿延不絕,仿佛來自空中,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紅色的泉水在山泉底部流淌,象征著山中的寶藏和生機。
最后兩句"相招婢猿鶴,何日謝塵緣"表達了作者的向往和渴望。作者希望能與黃山共度時光,與仆人、猿猴和仙鶴相伴,告別塵世的紛擾,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自由。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黃山的壯麗景色和神奇氛圍,展現了葉秀發對大自然的贊嘆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通過描繪黃山的景色和氛圍,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超脫塵世的境界,引發人們對自然之美和內心深處的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