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雖無酒令與詩籌,喜約明盟訪舊游。
寒露正催黃菊晚,斷云不鎖碧山秋。
機于空處鷗方下,節(jié)到寒時蝶也愁。
聚散博沙多少恨,一詩三嘆寄湯休。
|
|
興國寺解釋: 《興國寺》是宋代葉秀發(f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雖無酒令與詩籌,
喜約明盟訪舊游。
寒露正催黃菊晚,
斷云不鎖碧山秋。
機于空處鷗方下,
節(jié)到寒時蝶也愁。
聚散博沙多少恨,
一詩三嘆寄湯休。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興國寺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興國寺》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手法,將秋天的景象與人情交融在一起,表達了作者舊游之喜、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首句“雖無酒令與詩籌”,意味著詩人并沒有酒宴和文人雅集的邀請,但他卻很高興能夠和朋友們約定在興國寺相聚。這里描繪了作者愿意拋開繁瑣的瑣事,尋求真正的友情和心靈的慰藉。
接下來的兩句“寒露正催黃菊晚,斷云不鎖碧山秋”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寒露時節(jié),秋露已經(jīng)降臨,黃菊盛開,而碧山的秋天卻沒有被云彩所遮擋,展現(xiàn)出明亮的景色。這里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機于空處鷗方下,節(jié)到寒時蝶也愁”則通過描繪鷗鳥和蝴蝶的行為來表達人情。鷗鳥在空中自在飛翔,而蝴蝶則在寒冷的時候感到哀愁。這里通過描繪動物的行為,抒發(fā)了作者對人世間聚散離合的感慨和對友情的思念。
最后兩句“聚散博沙多少恨,一詩三嘆寄湯休”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惜。詩人通過使用“博沙”一詞,暗示了友誼中世事無常和聚散離合的情感糾葛。同時,詩人以“一詩三嘆寄湯休”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詩詞之中,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動物的行為,抒發(fā)了作者對友情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以淡泊的情懷表達了對友情的珍惜和思念之情,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短暫和無常的現(xiàn)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