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喜晴即事 / 作者:葉秀發 |
一春鳩婦不停鳴,遠岫云歸喜得晴。
水拍秧田釵股細,風吹麥隴浪紋輕。
天應憐我倦行役,山亦多情互送迎。
三十六峰如好客,相逢便覺眼增明。
|
|
黃山喜晴即事解釋: 《黃山喜晴即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葉秀發。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山喜晴即事
一春鳩婦不停鳴,
遠岫云歸喜得晴。
水拍秧田釵股細,
風吹麥隴浪紋輕。
天應憐我倦行役,
山亦多情互送迎。
三十六峰如好客,
相逢便覺眼增明。
譯文:
春天里,鳩婦不停地鳴叫,
遠處的山嶺云歸處,喜慶地晴朗起來。
水波拍打著秧田,釵股輕柔細長,
微風吹拂著麥田,浪紋輕輕起舞。
天空似乎憐惜我的疲憊行程,
山峰也充滿情意地互相迎接。
黃山的三十六峰如同好客之主,
相逢之時,眼界頓時明亮起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黃山的一段經歷。春天的黃山景色宜人,鳩婦的鳴叫聲縈繞在耳邊,遠處的云歸使天空恢復了晴朗。水波拍打著秧田,微風吹拂著麥田,展現出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詩人感到天地間似乎都對他抱有同情,對他疲憊的旅程表示關懷。山峰也仿佛有情有意地相互迎接,給予他溫暖和力量。詩末的三十六峰象征著黃山壯麗的景色,當作者在這里與山峰相遇時,眼界得到拓展,心靈也因此變得更加明亮。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述了黃山春天的美景和詩人的感受。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中的細微變化,詩人展示了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黃山被賦予了人的情感,山峰互相迎接如同好客之主,給人一種溫暖和歡迎的感覺。整首詩的情感流露出對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將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給讀者帶來一種愉悅和寧靜的感受,同時也展示了葉秀發詩人的才華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