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發荊南始至商洛 / 作者:李商隱 |
昔去真無奈,今還豈自知。
青辭木奴橘,紫見地仙芝。
四海秋風闊,千巖暮景遲。
向來憂際會,猶有五湖期。
|
|
陸發荊南始至商洛解釋:
陸發荊南始至商洛,
昔去真無奈,今還豈自知。
青辭木奴橘,紫見地仙芝。
四海秋風闊,千巖暮景遲。
向來憂際會,猶有五湖期。
譯文:
陸發從荊州一路來到商洛,
昔日的離去是真的無能為力,如今的歸來又怎能自知。
木奴橘樹變得枯黃,地仙芝卻染上了紅紫之色。
四海的秋風漸漸擴散,千山的夜景變得緩慢。
以前的憂愁一直相伴,如今依然還有五湖相聚的期待。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描寫了陸發從荊州來到商洛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重逢的感慨之情。
詩的開頭,陸發的行程一直是真無奈的,無法回頭。歸來之時,也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當初離去的原因和情況。
接著,作者通過對植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青色的木奴橘變得黃枯,而地仙芝卻變得紫紅。這種形容暗示著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
詩的下半部分,四海的秋風漸漸擴散,千山的夜景變得緩慢,描繪出四處風景的凄美。而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離別和重逢的憂傷和期待。
整首詩情感豐富,抒發了作者對離別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對時光荏苒的思考。是一首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五言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