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林紹伊二首 / 作者:吳芾 |
早負經綸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盡忠嘉。
位望隆青瑣,文章在白麻。
忍聞埋玉樹,四海共驚嗟。
|
|
挽林紹伊二首解釋: 《挽林紹伊二首》是宋代吳芾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林紹伊早年懷才不遇,但他依然堅守孝友之道,忠誠于國家,努力追求功名和文學成就。詩中透露出失望與忍耐之情,以及對他早逝的悼念之情。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負經綸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盡忠嘉。
位望隆青瑣,文章在白麻。
忍聞埋玉樹,四海共驚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林紹伊早年的遭遇和他的奮發向上的志向。他在早年就懷揣著經綸治國的志向,渴望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然而,他長期未能得到應有的機會和認可。盡管如此,他依然堅守孝友之道,忠誠于家庭和國家。
詩中提到林紹伊的品行和為人:“持身惟孝友,告后盡忠嘉”。他以孝友之心對待父母和朋友,盡心盡力地為家族和國家效忠。這種高尚的品德使他備受贊賞和稱頌。
詩中還提到了林紹伊在官場上的地位和他的文學才華。他的地位已經隆重到了“青瑣”的層次,而他的文章也被人們廣泛傳頌,以至于被形容為“白麻”(一種上等的細布料),顯示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和影響力。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令人感嘆:“忍聞埋玉樹,四海共驚嗟”。這里用“埋玉樹”來暗喻林紹伊的才華被埋沒,意味著他的早逝,使人們感到惋惜和震驚。這種對早逝才子的悼念之情,引發了四方的感嘆和哀傷。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林紹伊的事業追求、高尚品行和文學成就,同時也表達了對他早逝的惋惜之情。它通過對林紹伊的描述和贊美,傳達了作者對才情橫溢而不得志的人的同情和敬意,以及對逝去才子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