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陳澤民見寄 / 作者:吳芾 |
應喜衰翁得掛冠,裁成妙語鼎來頒。
清如水上看修竹,秀似云中見遠山。
已播政聲來闕下,更傳詩句滿人間。
只疑自此飛騰去,未許歸來伴我閑。
|
|
和陳澤民見寄解釋: 《和陳澤民見寄》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應喜衰翁得掛冠,
裁成妙語鼎來頒。
清如水上看修竹,
秀似云中見遠山。
已播政聲來闕下,
更傳詩句滿人間。
只疑自此飛騰去,
未許歸來伴我閑。
詩意:
這是一首表達對陳澤民的贊美之作。陳澤民是一位衰老的老人,但他依然能夠以才智和智慧振奮人心。他的言辭就像珍寶一樣,被傳頌開來。他的清雅之處就像水中倒映著修竹一般,他的秀美之處則如同云中顯現的遠山。他的政治聲望已經傳遍朝廷,他的詩句也充滿了人間。只是讓人擔心的是,他可能會飛騰而去,不再回來與我共度閑暇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陳澤民為主題,通過對他的贊美表達了作者的敬佩之情。描寫陳澤民的才智和智慧,將他的言辭比作妙語鼎,形象地展示了他的口才和智慧的影響力。修竹和遠山的意象則用來形容陳澤民的清雅和秀美,突出了他的高尚品質和卓越才情。詩人對陳澤民的政治聲望和詩才的贊美,表達了對他影響力的肯定和敬佩之情。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陳澤民可能離去的憂慮和對與他相伴共度時光的期盼,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離愁別緒的意味。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陳澤民的才華和影響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通過水、竹、山等意象的運用,增添了詩意的層次和深度。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杰出人物的景仰和對人生離合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