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 / 作者:李商隱 |
莫恃金湯忽太平,草間霜露古今情。
空糊赪壤真何益,欲舉黃旗竟未成。
長樂瓦飛隨水逝,景陽鐘墮失天明。
回頭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堯不為名。
|
|
覽古解釋:
《覽古》
莫恃金湯忽太平,
草間霜露古今情。
空糊赪壤真何益,
欲舉黃旗竟未成。
長樂瓦飛隨水逝,
景陽鐘墮失天明。
回頭一吊箕山客,
始信逃堯不為名。
中文譯文:
不要因為金湯的繁榮而忘記和平是如此的脆弱,
露水在草間,寄托了古往今來的情感。
虛耗于敷衍的赪壤還有什么益處,
雖然渴望舉起黃旗,但最終未能實現。
長樂宮的瓦片隨著水流逝去,
景陽鐘的殘骸在黎明時丟失了。
回首一吊箕山的客人,
才真正明白逃避堯時代的名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李商隱獨特的思考方式表達了對人類的歷史進程的思考和觸動。詩人通過描繪金湯繁榮與太平的轉變,以及草間的霜露代表著古往今來的情感,表達了對于歷史和人類發展的反思。他批判了虛假的社會表象和追求權力的渴望,呼吁人們應該看清這一切,并追求真正的智慧和自由。
詩中的長樂宮和景陽鐘則是象征,長樂宮瓦飛、景陽鐘墮落,暗喻著權勢的崩潰和轉折。最后,詩人回頭悼念箕山的客人,表示經歷了一路的逃亡和追求名利的人,也終將領悟到逃避名利的重要性,重新認識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于封建社會變遷和人際關系的思考,通過寓言的手法表達了他對于虛幻和權勢的深刻反思和對真實價值的堅持。同時,也強調了追求真理和真知的重要性,呼吁人們要追求內心的自由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