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 / 作者:李商隱 |
芳桂當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
江魚朔雁長相憶,秦樹嵩云自不知。
下苑經過勞想像,東門送餞又差池。
灞陵柳色無離恨,莫枉長條贈所思。
|
|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解釋:
譯文:當年芳桂各自繁茂,旅途未分春秋。江魚北歸,雁南飛,彼此牽掛相思。秦地的樹木,嵩山的云彩,不知道我的心情。經過下苑,勞心苦思,送別東門,又多了遺憾。在灞陵的柳樹下,沒有離別的痛苦,不枉我長長的信箋寄給思念的人。
詩意: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給同年友人的一首別離之作。詩中描述了詩人離別東歸的心情,表達了對同年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將自己的離別與江魚北歸、雁南飛進行比喻,以表達彼此牽掛的情感。最后一句詩表示詩人對同年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自己長長的信箋能傳達出這份深情。
賞析:這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人利用江魚北歸、雁南飛的形象,將自己與友人的離別與動物的遷徙相比擬,巧妙地表達出彼此相思之情。詩人在詩中也展示了對故土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意境高遠,感情真摯,使人感受到詩人深深的離愁別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