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唐學錄頤 / 作者:廖行之 |
虎榜標名日,英聲四海聞。
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
未熟黃粱夢,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無復更論文。
|
|
挽唐學錄頤解釋: 《挽唐學錄頤》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虎榜標名日,英聲四海聞。
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
未熟黃粱夢,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無復更論文。
詩意:
這首詩詞借挽歌之辭,表達了對已故的學者的哀悼和思念之情。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這位學者的贊美和對他學術成就的認可,同時也表達了對學者離世的遺憾和對學問的繼承者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挽歌的形式,表達了對已故學者的懷念和哀悼。首兩句"虎榜標名日,英聲四海聞"意味著這位學者曾在科舉考試中名列前茅,聲名遠揚,被人們所熟知和贊譽。"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表達了對學者學術傳承的期望,希望他的學問能夠延續下去,由他的子孫繼續傳承發揚。
接下來的兩句"未熟黃粱夢,俄同冥漠君"表達了對學者生命的脆弱和不可控制的命運的感嘆。"黃粱夢"是指美好但短暫的夢境,暗示學者在未完成他的學問之前就離世了。"冥漠君"則指向地下世界的君主,暗示學者已經去世,進入了冥冥之中。
最后一句"哲人今已矣,無復更論文"表達了對學者智慧和學問的珍視,他已經離開了人世,再也不能撰寫文章和進行學術討論。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對已故學者的敬意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暫和學問傳承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