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唐學錄頤 / 作者:廖行之 |
今代稱純孝,如公第一流。
事親惟婉順,勵志只操修。
德行渾無間,功名略未酬。
空遺千古恨,明月一山丘。
|
|
挽唐學錄頤解釋: 《挽唐學錄頤》是宋代詩人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今的時代稱贊純孝,如公是第一流的典范。對待父母,只有溫順順從;對待自己的志向,只有勤奮修行。他的品德行為無可挑剔,但功名尚未得到充分的回報。他留下了千古的遺憾,就像明亮的月亮照耀著一座孤峰。
詩意:
《挽唐學錄頤》表達了對純孝和品德高尚的贊美,以及對個人奮斗與成就的思考。詩中提到的如公是一個優秀的典范,他對待父母親非常孝順,同時他也努力追求自己的志向,具備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品質。然而,盡管他的德行無可挑剔,但功名和成就卻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期望,這使他心存遺憾。整首詩以明月照耀孤峰作為結尾,意味著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一座高峰等待著他去攀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純孝和個人奮斗的贊美和思考。作者通過對如公的描寫,表達了對孝道的推崇,強調孝順是一個人品德高尚的重要標志。同時,詩中也提到了如公對自己的努力追求,他通過勤奮修行來拓展自己的志向。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遺憾,表達了作者對功名成就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整首詩以明月和孤峰作為象征性的意象,給人一種寂寥和追求的感覺,使人對生命中的奮斗和成就產生共鳴。
廖行之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遠而著稱。《挽唐學錄頤》展現了他對孝道和個人奮斗的思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思想。這首詩詞在傳統文化中弘揚了孝道的美德,同時也提醒人們在追求個人理想的過程中要保持謙遜和奮發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