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 作者:李商隱 |
罷執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
更深欲訴蛾眉斂,衣薄臨醒玉艷寒。
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
雖然同是將軍客,不敢公然子細看。
|
|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解釋:
【中文譯文】向令狐公展示的時候蔡京坐在座位上。京曾經是一位僧人,有第五句。罷去霓旌,登上醮壇,放慢了打扮,站在嬌樹旁邊的水晶盤上。更深一層想訴說擠在一起的蛾眉,衣物薄薄地臨近醒來的美人,冷風中顯得如玉一樣美麗。白色足部的禪僧思考著失敗的道路,穿著青袍的御史想著辭去官職。雖然彼此都是將軍的客人,不敢公然細看。
【詩意】這首詩寫到了唐代的官場和僧道之間的關系。蔡京曾是一位僧人,后來出家還俗,成為宰相。但他的僧道背景仍然影響了他的形象和行為。詩中描繪了一幅貴族士人與僧道交往的畫面,暗示了社會的錯綜復雜和人心的褒貶不一。
【賞析】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味來表達作者對蔡京這個人物的深入刻畫。比如用"慢妝嬌樹水晶盤"來形容蔡京站在樹旁的水晶盤上,表達他的妝飾華麗而精致。再如"蛾眉斂"暗指婦人的美麗和迷人之處。此外,通過對白足禪僧和青袍御史的描寫,作者突出了蔡京的獨特之處和他與其他將軍客人的不同。整首詩以冷峻的筆觸揭示了唐代官場的現實和人物的復雜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