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亭 / 作者:林景熙 |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fēng)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
|
溪亭解釋: 《溪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林景熙。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秋之余思緒紛繁,太陽逐漸西沉,我仍在溪亭中逗留。
高高的樹木下,月亮初現(xiàn),仿佛是白色的初秋。
微風(fēng)吹拂著,讓我像酒醒了一半。
獨自行走穿過落葉,閑坐著數(shù)螢火蟲的飛舞。
不知漁人歌聲從何處傳來?孤燈隔著遠遠的水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秋傍晚時的景象。詩人在溪亭中,思緒紛繁,感嘆時間的流逝。太陽即將落山,但他仍留連于溪亭之中。高樹下的月亮初現(xiàn),給人一種初秋的感覺。微風(fēng)吹拂,使他有種酒醒了一半的感覺,仿佛還未完全清醒。他獨自穿過落葉,閑坐著觀察飛舞的螢火蟲。他不知道漁人的歌聲是從哪里傳來的,只看到遠處有一盞孤燈在水邊閃爍。
賞析:
這首詩以清秋傍晚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詩人的感受,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離愁。詩人在溪亭中觀察著自然的變化,追憶過去,感嘆時光的短暫,對生活的無常產(chǎn)生了思考。高樹下的月亮初現(xiàn),象征著秋天的到來,給人以淡雅、溫馨的感覺。微風(fēng)吹拂,使詩人感到仿佛還未完全醒悟,有種迷糊的狀態(tài)。獨自穿過落葉,閑坐著數(shù)螢火蟲的飛舞,表現(xiàn)了詩人的孤獨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最后,詩人不知道漁人的歌聲從何處傳來,只看到遠處有一盞孤燈在水邊閃爍,給人一種遙遠、離散的感覺,增加了詩中的離愁意境。
整首詩以簡潔、清雅的語言描繪了秋日傍晚的景色和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詩人的情感抒發(fā),勾勒出一幅淡淡的憂傷畫面,讓人沉浸其中,感受到生活中的離別和時光的流轉(zhu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