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陳植父 / 作者:林景熙 |
衡門愁絕坐詩窮,瘦策荒途況此翁。
流水年華孤月在,黃花心事幾人向。
鄉書杳杳迎江雁,客枕蕭蕭避井桐。
昨夜莼鱸應入夢,扁舟歸去及秋風。
|
|
答陳植父解釋: 《答陳植父》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身世孤苦、頹廢寂寞的老人的心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衡門愁絕坐詩窮,
在家門前憂愁絕望地坐著,寫詩的靈感已經枯竭,
瘦策荒途況此翁。
瘦弱的身體,艱難的旅途,這位老人又何嘗如此?
流水年華孤月在,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孤獨的月亮掛在天空,
黃花心事幾人向。
黃花綻放著黯然的心事,有幾個人能夠理解?
鄉書杳杳迎江雁,
鄉書難覓,遠方傳來江中雁兒的啼鳴聲,
客枕蕭蕭避井桐。
作客他鄉,寂靜的夜晚里回避著那些生長在井旁的桐樹。
昨夜莼鱸應入夢,
昨夜,一道美味的莼鱸魚應該出現在夢中,
扁舟歸去及秋風。
扁舟將隨著秋風回歸故鄉。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老人的境遇和內心的孤獨來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苦澀感受。老人在家門前坐著,思考著自己寫詩的無望和困境。他的身體虛弱,經歷了艱辛的旅途,他的心中充滿了寂寞和失望。時間在不停流逝,孤獨的月亮伴著他。黃花綻放著他內心的憂傷,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苦楚。鄉書難尋,只能聽到遠方江中雁兒的叫聲,作為客人,他在夜晚躲避著井旁的桐樹的寂靜。昨夜,美味的莼鱸魚應該出現在他的夢中,扁舟將隨著秋風返回故鄉。
這首詩以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痛苦和無望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貧困和孤獨的現實。通過描繪老人的境遇和情感,詩人喚起了讀者對人生滄桑和無奈的共鳴,使人們對生活的困境和人性的脆弱有所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