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九鎖山·松間 / 作者:林景熙 |
客杖偶逢山鶴引,儒冠幸免野猿嗔。
吹來松氣清人骨,為洗東華萬斛塵。
|
|
游九鎖山·松間解釋: 《游九鎖山·松間》是宋代詩人林景熙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杖下客人偶然遇到了引領著山中鶴的人,戴著儒冠的客人幸運地避開了野猿的憤怒。吹拂而來的松樹氣息凈化了人們的骨血,仿佛洗去了東華山萬斛塵土。
這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寫松樹間的經歷,表達了清新自然、洗滌心靈的意境。松樹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崇高的地位,被視為堅毅、不屈的象征。詩中的山鶴、野猿、松樹等景物元素,通過對比和對照,突出了松樹的獨特性質。
詩人在山間偶遇引領著鶴的人,這一情節暗示了詩人的心境平和而幸運。儒冠象征著文化修養和高尚品質,客人能夠幸免于野猿的嗔怒,顯示出他的仁德和智慧。松樹的氣息清新宜人,它的存在凈化了人們的骨血,使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凈化的作用。詩中提到的東華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名山之一,表示詩人希望通過這種凈化與洗滌,達到心靈的升華與凈化。
這首詩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遞了山水之間的和諧與人與自然的融洽。通過對松樹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也傳達了對內心的凈化和超脫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而清新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人文和心靈的深刻思考和領悟,給人一種寧靜、凈化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