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子囦攜二子西歸求予詩為賦此以致鄉黨之義 / 作者:張栻 |
窮冬泝荊江,風急波濤怒。
張君一葉舟,追逐任掀舞。
時從古岸邊,頗得班荊語。
君家岷山下,須眉挾風雨。
萬里生橐歸,問君自何苦。
兩兒才過膝,秀色隱眉宇。
昨者試省中,旁觀正如堵。
誦書聲瑯瑯,亦復記訓詁。
呼前與酬答,進止良應矩。
我為三咨嗟,每見必摩拊。
祝君須愛惜,事業貴有序。
美質在陶冶,如器無苦窳。
道遠方愁予,速成戒自古。
可使利欲風,居然熏肺腑。
良心人所同,愛敬發端緒。
岷江本一勺,東流貫吳楚。
但當養其源,日進自莫御。
君歸閉門思,予言或可取。
|
|
張子囦攜二子西歸求予詩為賦此以致鄉黨之義解釋: 嚴冬溯荊江,風急波濤怒。
張先生一個葉船,追逐任掀舞。
時從古代海岸邊,很得班荊話。
你家岷山下,眉毛夾著風雨。
萬生袋子回家,問你自己為什么痛苦。
兩個孩子剛過膝蓋,眉宇秀麗景色隱藏。
昨天的考試省中,旁觀者正如堵。
瑯瑯讀書,也記得訓詁。
呼前與應對,進止了應矩。
我為三嘆息,每次見到他,都按摩拍。
祝你必須珍惜,事業地位有秩序。
美質在陶冶,像器無次品。
路遠正愁我,速成告誡自古。
可以使利想風,在這樣熏肺腑。
好心人所同,尊敬發頭緒。
岷江本一勺,束流貫吳。
只要養它的源頭,日進從沒有到。
你回家閉門思,我說有時可以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