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宴 / 作者:楊億 |
玉壺春漏咽銅龍,書棟塵飛曲未終。
樽酒淥醅和蟻泛,窗燈紅焰隔紗烘。
水沉煙裊風微起,霜檜陰圓月正中,苦恨當關催夙駕,平明入謁未央宮。
|
|
夜宴解釋: 《夜宴》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壺春漏咽銅龍,
書棟塵飛曲未終。
樽酒淥醅和蟻泛,
窗燈紅焰隔紗烘。
水沉煙裊風微起,
霜檜陰圓月正中,
苦恨當關催夙駕,
平明入謁未央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權力的渴望。
詩的開頭兩句“玉壺春漏咽銅龍,書棟塵飛曲未終”以典雅的詞語描寫了宴會現場的氛圍。玉壺春漏指的是滴漏,銅龍指的是鐘表上的裝飾。這里通過描繪宴會上的鐘表聲和揚起的塵埃,營造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覺,暗示著宴會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段。
接下來的兩句“樽酒淥醅和蟻泛,窗燈紅焰隔紗烘”描繪了酒杯中渾濁的酒液和蟻群在液面上漂浮的情景,以及透過紗簾射出的燈火渲染的氣氛。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宴會的繁華和熱鬧,突顯了宴會場景的熱烈和喧囂。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襯托出主人公內心的愁苦和對未來的渴望。“水沉煙裊風微起,霜檜陰圓月正中”描繪了夜晚的水面上,煙霧繚繞,微風吹拂,月亮高懸的景象。這里通過描繪靜謐的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安寧的向往。
最后兩句“苦恨當關催夙駕,平明入謁未央宮”表達了作者對權力的渴望和追求。苦恨當關意指作者對于官場險惡和悲憤的感受,催夙駕表示著作者渴望盡早上朝進謁皇宮。這里既是對現實的不滿,又是對未來的向往,展現了作者對于改變命運的渴望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夜宴場景的描繪,以及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權力和改變命運的渴望,同時也傳遞出對于世事無常和人生短暫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