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題三首 / 作者:楊億 |
合歡蠲忿亦休論,夢蝶翩翩逐怨魂。
祇待傾城終未笑,不曾亡國自無言。
風翩林葉迷歸燕,露裊池荷觸戲鴛。
湘水東流何日竭,煙篁千古見啼痕。
|
|
無題三首解釋: 《無題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合歡蠲忿亦休論,
夢蝶翩翩逐怨魂。
祇待傾城終未笑,
不曾亡國自無言。
風翩林葉迷歸燕,
露裊池荷觸戲鴛。
湘水東流何日竭,
煙篁千古見啼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現實的思考。
首先,詩的前兩句"合歡蠲忿亦休論,夢蝶翩翩逐怨魂",表達了作者對紛爭和怨恨的厭倦。合歡蠲忿指的是和解、消除怨恨,夢蝶翩翩則是形容幻夢般輕盈飛舞的蝴蝶,逐怨魂則是追逐著怨恨的靈魂。這兩句詩揭示了作者不愿再與爭斗和仇恨糾纏,期望自己能擺脫這些負面情緒。
接下來的兩句"祇待傾城終未笑,不曾亡國自無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傾國之人的期待和遺憾。傾城指的是容貌美麗到驚動國家的人物,作者期待著她微笑,但卻始終沒有看到。這里的傾城可以理解為美麗的女子,也可以理解為代表國家的傾城之人。不曾亡國自無言則表達了作者對于國家未亡而無言的愿望,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傾城之人沒有表達自己的心聲。
接下來的兩句"風翩林葉迷歸燕,露裊池荷觸戲鴛",描繪了自然景物中的動物形象。風翩林葉迷歸燕形容林間風吹動葉子時,迷失了飛歸的燕子。露裊池荷觸戲鴛描繪了露水滴在婆娑的荷葉上,觸動了戲耍的鴛鴦。這兩句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作者內心的無奈和對于迷失和觸動的感慨。
最后的兩句"湘水東流何日竭,煙篁千古見啼痕",表達了作者對于事物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的思考。湘水東流指的是湘江的水向東流去,何日竭則表示水流不盡的無窮之意。煙篁千古見啼痕則描繪了煙霧和竹籬的千古流轉中所留下的痕跡。這兩句詩抒發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感慨,以及對于痕跡的留存和歷史的延續的思考。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情感、現實和自然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慨。它描繪了作者對于紛爭和怨恨的厭倦,對于傾國之人微笑的渴望和遺憾,對于自然景物中迷失和觸動的感慨,以及對于時光流逝和事物變遷的思考。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寓意隱喻,抒發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對于人生、國家和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