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奉禮歸鄉 / 作者:楊億 |
二年分直浴堂門,簪筆垂紳奉至尊。
日過八磚批漢詔,宴開三殿挹堯樽。
忽聞抗表干君父,切要懸車示子孫。
碧落改官旌舊德,黃金加錫見深恩。
群公祖道爭飛蓋,故吏沾襟亦戀軒。
定是遼東嘆城郭,肯同彭澤慮田園。
捧觴莫訴前為壽,上馬猶能左屬鞬。
臨別延英對數刻,已應惇史記嘉言。
|
|
邵奉禮歸鄉解釋: 《邵奉禮歸鄉》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年分直浴堂門,
簪筆垂紳奉至尊。
日過八磚批漢詔,
宴開三殿挹堯樽。
忽聞抗表干君父,
切要懸車示子孫。
碧落改官旌舊德,
黃金加錫見深恩。
群公祖道爭飛蓋,
故吏沾襟亦戀軒。
定是遼東嘆城郭,
肯同彭澤慮田園。
捧觴莫訴前為壽,
上馬猶能左屬鞬。
臨別延英對數刻,
已應惇史記嘉言。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邵奉禮在宋代時期歸鄉的情景。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朝廷官職的辭別,以及他的家鄉情懷和對家族的期望。詩人在宴會上聽到了父親抗表的消息,父親要求詩人要堅守正道,承載家族的聲譽。詩人感慨地提到了自己的官職改變和受到的恩寵,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生涯的不舍和對家鄉的思念。最后,詩人與宴會上的朋友告別時,他們相互交流著珍貴的話語,這些話語將被載入史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邵奉禮歸鄉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在官場上的履歷和他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詩人以幾個關鍵詞勾勒出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如“直浴堂門”和“簪筆垂紳”揭示了他的官職身份,而“八磚批漢詔”和“三殿挹堯樽”則表明了他在朝廷中的權勢和榮耀。詩中所描述的父親抗表的情節,突出了家族的責任和傳統的價值觀,呼應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歸屬感和家族榮譽的重要性。詩人對官場的不舍和對家鄉的思念,通過對“遼東嘆城郭”和“彭澤慮田園”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他內心的掙扎和矛盾。最后,詩人與朋友的告別場景,體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彼此的贊譽,也彰顯了詩人的學識和才華。整首詩既展現了詩人在官場中的輝煌,又表達了他對家鄉的眷戀和對家族榮譽的珍視,呈現出一種情感交融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