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 作者:楊億 |
隴右華宗貴,朝端懿范存。
哀烏光列宿,駟馬慶高門。
謁帝承明署,娛賓金谷園。
人生忽至此,天道亦難論。
|
|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楊億所作,題為《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隴右華宗貴,
朝端懿范存。
哀烏光列宿,
駟馬慶高門。
謁帝承明署,
娛賓金谷園。
人生忽至此,
天道亦難論。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對已故的比部李郎中的悼念和對人生的思考。下面是對該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首先,詩人通過描繪隴右華宗貴和朝端懿范存的景象,展現了李郎中生前的威望和才德。隴右是指古代中國西北地區的隴右道(今甘肅、寧夏一帶),華宗貴則指李郎中屬于華族世家,地位顯赫。朝端懿范存表明他在朝廷中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令人敬仰的風范。
接下來,詩人以哀烏光列宿、駟馬慶高門的形象,表達了對李郎中的悼念之情。哀烏光列宿指的是天空中黑色的烏鴉飛過繁星的景象,象征著哀傷和不祥。駟馬慶高門則表達了李郎中喪葬儀式盛大莊重的場面,駟馬指的是四馬并駕,慶高門則指的是高大華麗的門。
隨后,詩人描述了李郎中謁見皇帝并承襲明署以及在金谷園中款待賓客的場景。謁帝承明署意味著李郎中曾受到皇帝的接見和賜予重任,金谷園則是指李郎中供宴賓客的園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人生忽至此,意味著生命的短暫和轉瞬即逝。天道亦難論則指出人生中的命運和天道的關系無法完全理解和預測。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故比部李郎中生前榮耀和喪葬場景的描繪,以及對人生短暫和命運不可知的思考,表達了對李郎中的悼念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