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顯道人壁 / 作者:楊億 |
心似寒灰不復然,尋常談論即彌天。
門臨潁水多年住,法自曹溪幾世傳。
儒士誰同翻貝葉,都人長見施金錢。
翰林詩版分明在,曾與吾家有舊緣。
|
|
題顯道人壁解釋: 《題顯道人壁》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如寒灰不再燃,尋常言談久已填。門臨潁水多年居,法傳自曹溪幾世傳。儒士誰能翻貝葉,都人長習施金錢。翰林詩版分明在,曾與我家有舊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楊億對自己生活狀態和時代風貌的思考。詩中描述了詩人內心的冷漠和失望感,他感到自己的心靈像是已經熄滅的寒灰,無法再點燃起來。他認為尋常的言談已經填滿了他的生活,沒有了新的啟發和意義。詩人居住的地方靠近潁水已經多年,他提到了曹溪禪宗的法脈傳承,暗示自己與佛教的修行和精神追求有所關聯。詩中還提到了儒士和商人的不同,儒士追求學問和精神上的滿足,而商人則追求金錢和物質的利益。最后,詩人提到自己曾經在翰林詩社中有過一段舊緣,暗示自己曾經在文學藝術領域有過一定的成就和交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心境和社會現象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尋常生活的不滿和對于精神追求的渴望。詩人將自己的內心比喻為寒灰,表達了他對于現實生活的冷漠和對于靈感的匱乏。他感到尋常的言談已經填滿了他的生活,缺乏新的啟發和思考,對于這種境況感到失望。詩中提到的潁水和曹溪禪宗,以及儒士和都人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于不同精神追求方式的思考和對于人生價值的思索。最后,詩人提到自己曾經在翰林詩社中有過舊緣,顯示出他在文學藝術領域曾有過一定的成就和交往,這也讓他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寄托和慰藉。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現了他對于時代風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對于內心和社會的描繪,詩人呈現了一種悲涼和迷茫的氛圍,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精神追求和文學藝術的渴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