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弟張湜西游 / 作者:楊億 |
六年隨我客梁園,西上孤飛徹九門。
抱璞有瑕唯歎命,潤歧無托更銷魂。
秦關百二聊乘興,漢牘三千待叫閽。
赤日炎風雨京道,文章滿腹與誰論。
|
|
外弟張湜西游解釋: 《外弟張湜西游》是宋代楊億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年隨我客梁園,
西上孤飛徹九門。
抱璞有瑕唯嘆命,
潤歧無托更銷魂。
秦關百二聊乘興,
漢牘三千待叫閽。
赤日炎風雨京道,
文章滿腹與誰論。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外弟張湜的西行之旅。詩人楊億六年來隨張湜在梁園做客,現在他們一同向西出發,途經九門關。詩人對張湜的才華深感敬佩,同時也感慨自己的命運之瑕疵。他覺得自己雖然有才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機會,這使他心靈感到悲涼。在此行中,他們經過了秦關,感受到了百二山川的壯麗景色,又經過了漢牘,見證了三千年的歷史。然而,他們行走在炎熱的赤日下,受到狂風暴雨的困擾,文章滿腹卻無人能與之論道。
賞析:
這首詩詞以楊億的第一人稱敘述,以描寫張湜西行之旅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張湜才華的贊嘆和自己命運的無奈。詩人用簡潔的文字勾勒出旅途的艱辛和環境的惡劣,通過描寫天氣和景物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獨特,展現了宋代士人的思想境界和社會現實。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命運的思考,反映了當時士人在文化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與掙扎。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張湜西行之旅,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困境。它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展現了楊億獨特的寫作風格,是一首具有深刻內涵和藝術價值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