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夜坐 / 作者:楊億 |
明河如練出城隅,朱火西流暑氣徂。
顧兔一輪浮月桂,流螢數點入煙蕪。
迢迢宮漏傳銀箭,淅淅天風下白榆。
岸幘微吟自忘寐,披衣閑起繞庭梧。
|
|
初秋夜坐解釋: 《初秋夜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秋夜晚坐于室外,
明亮的河水像細絲一樣流經城角,
紅色的火焰向西流去,帶走夏日的炎熱。
仰望,一輪明亮的月亮漂浮在桂樹上,
飄渺的螢火點綴著煙蕪之中。
遠處宮廷的鐘聲傳來,像銀箭一般,
輕柔的天風吹過白榆樹下的淅淅聲。
我戴著斗笠輕聲吟唱,自然而然地忘卻了睡意,
輕輕披上衣服,悠閑地在庭院的梧桐樹旁繞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初秋夜晚的景象。明亮的河水流經城角,紅色的火焰向西流去,象征著夏天的結束和秋天的到來。詩人抬頭仰望,看見一輪明亮的月亮懸掛在桂樹上,煙蕪中閃爍著微弱的螢火。宮廷鐘聲與天風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給人以寧靜和溫暖的感覺。詩人在這樣的夜晚,穿著斗笠,輕聲吟唱,忘卻了睡意,悠閑地在庭院的梧桐樹旁漫步。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淡雅的筆觸描繪了初秋夜晚的寧靜景象,展現出作者對自然的細膩感受和對生活的悠然態度。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寫,通過明河、朱火、浮月、流螢等形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夜的靜謐與美好。同時,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寧靜時刻的追求。整首詩詞抒發了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情緒,帶給讀者一種靜心思考、靜享人生的感受。
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清新,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初秋夜晚的寧靜之境。同時,詩中的音韻和節奏也很和諧,使整首詩詞讀起來流暢自然。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舒緩的語調,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寧靜、舒適的氛圍,引導讀者進入詩人的心境,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舒適。
這首詩詞展示了楊億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敏感觸覺,展現了他在宋代文學中的獨特風采。它向讀者傳遞出一種寧靜、舒適的心境,引導人們在喧鬧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