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陽皮錄事 / 作者:楊億 |
松陵遺集占風騷,故國田園沒海濤。
三世青氈傳舊物,十年黃綬歡徒勞。
謝塘春草侵魂夢,潘縣秋霜入鬢毛。
鄱水黃金漫如粟,想君終不染脂膏。
|
|
鄱陽皮錄事解釋: 《鄱陽皮錄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億。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陵遺集占風騷,
故國田園沒海濤。
三世青氈傳舊物,
十年黃綬歡徒勞。
謝塘春草侵魂夢,
潘縣秋霜入鬢毛。
鄱水黃金漫如粟,
想君終不染脂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故國離別和世事變遷的感傷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一些地名和景物,通過這些具體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逝去歲月的回憶。
賞析:
1.第一句“松陵遺集占風騷”,松陵是指松陵縣,遺集指的是作者離開故鄉后思念故鄉的心情。占風騷表示作者在文學創作上的才華和風采。
2.第二句“故國田園沒海濤”,故國指的是作者離開的故鄉,田園代表寧靜祥和的生活。海濤是指北方的海洋,代表著遼闊和激蕩。這句表達了作者離開故鄉后,對寧靜田園生活和北方的遼闊海洋的思念。
3.第三句“三世青氈傳舊物,十年黃綬歡徒勞”,表達了作者對家族傳統和家族榮耀的思念和憂慮。青氈和黃綬都是古代官員的服飾,象征著家族的地位和榮譽。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家族的傳承和家族榮耀的關注,但也認識到歲月的流轉,傳統的衰落。
4.第四句“謝塘春草侵魂夢,潘縣秋霜入鬢毛”,通過描寫春草侵魂夢和秋霜入鬢毛,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年華逝去的惋惜之情。
5.最后兩句“鄱水黃金漫如粟,想君終不染脂膏”,通過描繪鄱水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人高潔品格的贊美。鄱水黃金漫如粟形容了水面金光閃爍的美景,而“想君終不染脂膏”則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高尚品質的贊美,認為友人不會沉迷于俗世的享樂和物質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思念和歲月流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對家族傳統的憂慮以及對友人高潔品格的贊美,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