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館阮比部知衢州因歸建陽別墅二首 / 作者:楊億 |
再入蓬邱席未暖,飄飄又建隼旟行。
交朋莫惜河梁別,鄉曲初期書錦榮。
竹箭波聲隨一棹,斧柯山色對雙旌。
子牟江海心應在,頻上高樓望帝京。
|
|
史館阮比部知衢州因歸建陽別墅二首解釋: 《史館阮比部知衢州因歸建陽別墅二首》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再入蓬邱席未暖,
再次回到蓬萊山上,席子還未溫暖,
飄飄又建隼旟行。
蓬萊山上的隼旗又立起來飄揚。
交朋莫惜河梁別,
與朋友相交不必在河梁上分別,
鄉曲初期書錦榮。
回到故鄉,初步成就寫作才華。
竹箭波聲隨一棹,
竹箭隨著船槳劃動,波浪聲伴隨著,
斧柯山色對雙旌。
砍伐竹柯的山巒映照著雙旌(軍旗)。
子牟江海心應在,
子牟江海的心應該在這里,
頻上高樓望帝京。
頻繁地登高樓望著帝京(指朝廷)。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楊億的歸鄉之行和創作心境。詩人再次回到蓬萊山上,感嘆時間過得很快,席子還未溫暖就得再次離開。他再次揮舞隼旗,表達了對自己的期許和努力。詩人提醒朋友們不必在河梁上分別,意味著友情應該長久,不受時空的限制。回到故鄉,詩人初步成就了自己的寫作才華,這讓他感到自豪和興奮。他描繪了竹箭隨著船槳劃動的景象,表現出一種奮發向前的勁頭。斧柯山色對雙旌,展示了詩人對山川景色的贊美。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帝京的向往,希望能頻繁登高樓,凝視朝廷的輝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歸鄉、友情、創作以及對名山大川的贊美,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才情橫溢。它以婉約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朝廷的眷戀之情,同時也傳遞了對友誼和創作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詞意境高遠,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豪情激昂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