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秘閣黃少卿因見所作洞霄宮碑且有題記 / 作者:楊億 |
譙郡增嚴李母祠,神龜矯首負碑。
豆萁已乏不休思,韭臼兼無絕妙辭。
翠琰雄文慚內史,黃庭美翰枉羲之。
蓬邱麗句偏相許,勝得山龍袞服披。
|
|
酬秘閣黃少卿因見所作洞霄宮碑且有題記解釋: 詩詞:《酬秘閣黃少卿因見所作洞霄宮碑且有題記》
秘閣黃少卿作洞霄宮碑,
神龜矯首負碑。
豆萁已乏不休思,
韭臼兼無絕妙辭。
翠琰雄文慚內史,
黃庭美翰枉羲之。
蓬邱麗句偏相許,
勝得山龍袞服披。
中文譯文:
回應秘閣黃少卿見到他所創作的洞霄宮碑,并有題記。
神龜昂首背負著碑文。
我已經無法再繼續運用簡陋的才華來思考了,
而韭臼也沒有出現絕妙的辭章。
翠琰(一種寶石)所寫的雄文令我慚愧自己只是一位文職官員,
黃庭(指黃庭堅)的美麗筆墨卻徒然浪費在羲之(指王羲之)之上。
蓬邱(指杜甫)的美句更加讓人贊嘆,
勝過了山龍(指楊億自己)穿上朝服的輝煌形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楊億的回應,回答了黃少卿看到他所創作的洞霄宮碑并題記的情況。詩中通過對自己和其他文人的自謙和贊美,展示了詩人對黃少卿的稱贊和自己的謙遜。詩中的描寫以及對其他文人的評價都是一種自嘲和謙虛的表達,表明自己雖然有一些才華,但與其他優秀的文人相比仍然覺得自愧不如。詩人將自己與黃庭堅、王羲之等著名文人進行對比,認為他們的才華遠超自己,而自己只能默默地贊嘆和崇拜。最后,詩人提到了杜甫的美句,將其置于山龍穿上朝服的形象之上,顯示了對杜甫的贊美和欽佩。
整首詩通過對自己才華的自謙和對其他文人的贊美,展示了詩人對黃少卿的敬重和自身的謙卑態度。詩人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其他文人的仰慕和贊美之情。這首詩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謙遜和對文學才華的追求,體現了當時文化氛圍中的一種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