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昭收寄銀臺李舍人之什 / 作者:楊億 |
柱下方書掌事機,深嚴侍從接論思。
歸鞍通德香街迥,前席延英書漏遲。
菊徑頓疏陶靖節(jié),月樓偏憶庾元規(guī)。
華堂宴集應(yīng)難去,玉斝醇醪滿勸誰。
|
|
次韻和昭收寄銀臺李舍人之什解釋: 《次韻和昭收寄銀臺李舍人之什》是宋代楊億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柱下方書掌事機,
深嚴侍從接論思。
歸鞍通德香街迥,
前席延英書漏遲。
菊徑頓疏陶靖節(jié),
月樓偏憶庾元規(guī)。
華堂宴集應(yīng)難去,
玉斝醇醪滿勸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雅致的宴會,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宴會的場景和氛圍。在宴會上,掌事之職的官員們在柱下忙碌,他們專注地處理政務(wù)。侍從們嚴肅而恭敬地接待著來賓,共同討論重要的思想和理念。歸來的官員們通過通往街道的歸鞍,傳遞著他們的德行和品德之美。主席延請來自各地的文人雅士,然而書信卻因遲到而錯過了前一席的宴會。詩中還提到了菊徑,展示了陶淵明高尚的品格和庾信高潔的風(fēng)范。月樓的景象讓人回憶起庾元規(guī),表達了對他的懷念之情。華堂的宴會如此難以舍去,玉斝中的美酒令人沉醉,但又不知該勸誰留下。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宴會的場景,展現(xiàn)了宋代社交生活的一幕。詩人通過描繪不同角色的活動和情感,展示了宴會的熱鬧與繁華,同時也表達了對友誼和美好時光的珍視和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柱下方書、深嚴侍從、歸鞍通德香街、菊徑頓疏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畫面感和情感的張力。通過對庾元規(guī)的回憶,詩人抒發(fā)了對往昔友情和時光的眷戀之情。整首詩以平和、細膩的語言展現(xiàn)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風(fēng)范和情趣,給人以一種溫暖而回味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