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黃丞宗旦通判潁州 / 作者:楊億 |
曾隨征虜出蕭關,又案公田汝水灣。
南畝萬箱增地利,西清三刻對天顏。
一麾通守彤襜貴,九棘憑刑赤筆閑,閭里歡迎舊從事,隨車雨氣自應還。
|
|
大理黃丞宗旦通判潁州解釋: 《大理黃丞宗旦通判潁州》是宋代楊億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隨征虜出蕭關,
又案公田汝水灣。
南畝萬箱增地利,
西清三刻對天顏。
一麾通守彤襜貴,
九棘憑刑赤筆閑,
閭里歡迎舊從事,
隨車雨氣自應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大理州的黃丞宗旦作為通判潁州的官員的經歷和情感。詩中表達了作者曾隨著軍隊出征邊境,又管理公田于汝水灣的事實。他通過改進農田的利用和增加產量,使得南部的田地成千上萬箱的糧食豐收,西邊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他的才干和努力為人民帶來了福利。以此驕傲地面對上天。他的軍令能夠得到國家的重視,隨時能夠指揮士兵,并且享有彤襜(指高官的服飾)的尊貴待遇。他憑借公正的執法和赤誠的筆墨,管理著九個刑棘(指州治的事務),安撫了人民的心情。鄉里的人們歡迎他這位曾經擔任過的從事官員,他駕車歸來的時候,雨水的氣息似乎在迎接他的歸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黃丞宗旦的才干和功績。通過他的努力,南部的田地豐收,西邊的山水清新,展現了他在農業和環境改善方面的成就。他在軍令和刑法上的公正和聰明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尊敬。整首詩以描述為主,沒有太多修辭手法,但通過具體的描繪展示了黃丞宗旦的為民造福和得到民眾支持的形象。這首詩詞以其真實而樸素的風格,表達了作者對黃丞宗旦的贊美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