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御製社日詩 / 作者:楊億 |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
天邊霽景芙蓉闕,江上殘芳杜若洲。
東觀群儒宣宴樂,南荊遺俗重嬉游。
宸章忽降容瞻睹,疑是神龜負九疇。
|
|
奉和御製社日詩解釋: 《奉和御製社日詩》是楊億在宋代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仙掌凌空沆瀣秋,
仙掌指的是一種高聳入云的植物,它們在秋天的景色中顯得格外傲立和壯麗。
大田多稼似云浮。
大田上的莊稼猶如云彩漂浮,形容豐收的景象。
天邊霽景芙蓉闕,
天邊的景色明朗,宛如芙蓉闕門一般。芙蓉闕是指宮殿門前的華麗建筑物,象征著尊貴和美麗。
江上殘芳杜若洲。
江水上漂浮著杜若花的殘香,形成了一個花香彌漫的洲島。杜若是一種蓮花,它們的花朵在江水上漂浮的景象給人以美的享受。
東觀群儒宣宴樂,
在東觀(宮殿的方向)上,眾多的儒者聚集在一起,舉行宴會,歡樂歌舞。
南荊遺俗重嬉游。
南方的荊州地區保留著古老的習俗,人們熱衷于嬉戲游玩,重視娛樂和歡樂。
宸章忽降容瞻睹,
皇帝降下詔書,令人敬仰和仰慕。
疑是神龜負九疇。
這里用神龜來比喻詔書的莊嚴和神圣,神龜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征。九疇是古代指王權的象征,表示詔書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這首詩詞以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豐收的農田、明凈的天空、華麗的建筑、花香彌漫的江水、儒者的歡樂宴會、南方的娛樂習俗以及皇帝的莊嚴詔書。通過這些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繁榮景象和吉祥祝福的贊美之情,展現了宋代社會的富饒和繁榮。整首詩詞意境恢弘,描繪細膩,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和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