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齋西亭夜坐 / 作者:楊億 |
涼颸初拂衽,皓魄正當軒。
宿鳥林間定,流螢草際翻。
蒼茫迷野色,嘲{左口右哲}辯方言。
角罷重城掩,漁歸別浦喧。
斷蛩吟壞壁,寒杵出遙村。
樹影成帷密,灘聲激箭奔。
夜長風露泠,川迥水煙昏。
對景都無寐,冥心契混元。
|
|
郡齋西亭夜坐解釋: 《郡齋西亭夜坐》是宋代楊億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涼颸初拂衽,皓魄正當軒。
微風初拂衣襟,明亮的月光正好掛在窗前。
宿鳥林間定,流螢草際翻。
夜宿的鳥兒棲息在樹林中,飛舞的螢火蟲在草地間翻飛。
蒼茫迷野色,嘲辯方言。
廣袤的原野迷茫一片,嘲笑那些爭論方言的人。
角罷重城掩,漁歸別浦喧。
牛角號聲停息,巍峨的城樓隱沒在黑暗中,漁人歸去,港口歸于寂靜。
斷蛩吟壞壁,寒杵出遙村。
寒蛩斷續(xù)地鳴叫著,寒冷的夜晚村莊傳出敲擊杵頭的聲音。
樹影成帷密,灘聲激箭奔。
樹影如帷幕一般密布,灘水的聲音猶如箭一般奔騰而過。
夜長風露泠,川迥水煙昏。
夜晚漫長,風吹涼露濕潤,江水的水氣籠罩迷蒙。
對景都無寐,冥心契混元。
對著這樣的景色,人們都無法入眠,心思沉浸在宇宙的混沌之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郡齋西亭的景色,展現(xiàn)出一幅寧靜而神秘的夜景。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出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和景色,將讀者帶入一個寂靜而迷離的境界。他描繪了微風拂過衣襟、明亮的月光、樹林中的鳥兒和草地上飛舞的螢火蟲。詩人還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反映了人們對方言爭論的嘲笑和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對比。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表達出詩人在夜晚思考宇宙的深邃和冥想的狀態(tài)。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楊億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給人以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