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中重陽有懷鄉國 / 作者:楊億 |
嘉節臨重九,羈游托異鄉。
萸房誰系臂,菊蕊懶浮觴。
野渡賓鴻急,村田晚稻黃。
悲秋更懷土,祇恐鬢成霜。
|
|
旅中重陽有懷鄉國解釋: 《旅中重陽有懷鄉國》是一首宋代楊億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嘉節臨重九,
羈游托異鄉。
萸房誰系臂,
菊蕊懶浮觴。
野渡賓鴻急,
村田晚稻黃。
悲秋更懷土,
祇恐鬢成霜。
詩意:
這首詩是楊億在旅途中重陽節時懷念故鄉的作品。他身處異鄉,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他描述了重陽節的景象,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己飄泊異鄉的無奈和憂愁。
賞析:
1.第一句“嘉節臨重九”,嘉節指的是重陽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作者以“臨”字開頭,表示自己身處異鄉,無法親臨故鄉慶祝這一節日。
2.第二句“羈游托異鄉”,羈游指的是漂泊在外的生活,作者將自己的身世置于異鄉之中。他把自己寄托在異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感到孤獨和無助。
3.第三句“萸房誰系臂”,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家鄉的思念之情。萸房是指鄉間小屋,意味著家的溫馨。作者希望能夠與親人相依偎,但卻只能在異鄉獨自度過。
4.第四句“菊蕊懶浮觴”,菊蕊代表著重陽節的花卉。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節日氛圍的懷念,但又感到自己無法真正融入其中,無法與他人一同慶祝。
5.第五句“野渡賓鴻急”,景象描寫了賓鴻飛越野渡的場景。賓鴻是指遷徙的候鳥,它們匆忙地飛過野渡,象征著時光的匆忙流逝,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
6.第六句“村田晚稻黃”,描繪了鄉村晚上的景象,田地里的稻谷漸漸變黃,意味著秋天的豐收即將到來。這里通過描寫豐收的景象,凸顯了作者對于故鄉的思念和對家鄉人民的祝福。
7.最后兩句“悲秋更懷土,祇恐鬢成霜”,表達了作者對于秋天的悲涼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擔心自己在異鄉的歲月流逝過快,自己的年華也在逐漸老去。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重陽節和鄉愁之情,表達了作者身處異鄉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這種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也是中國古代文人常見的主題,通過對節日和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飄泊異鄉的無奈和憂愁。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鄉之情和離愁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