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寺丞借西第避暑因有寄贈 / 作者:楊億 |
滕公甲第冠神州,書日青煙瓦上浮。
南榭薰風偏解慍,北階萱草更忘憂。
朝回門閉人疑病,雨過涼生景似秋。
角忱閑眠支體適,不知胡蝶是莊周。
|
|
王寺丞借西第避暑因有寄贈解釋: 《王寺丞借西第避暑因有寄贈》是一首宋代楊億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滕公甲第冠神州,
書日青煙瓦上浮。
南榭薰風偏解慍,
北階萱草更忘憂。
朝回門閉人疑病,
雨過涼生景似秋。
角忱閑眠支體適,
不知胡蝶是莊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寺丞借住西第避暑的情景,并以此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寫滕公的府第、陽光照射在青煙般的瓦片上等細節,展示了豪華富麗的居所。詩人提到南榭上吹來的涼風消解了他內心的煩惱,北階上的萱草更使他忘卻憂愁。然而,當他回到朝廷后,門戶緊閉,人們以為他生病了,而外面的雨過后,涼爽的氣息使景色宛如秋天。最后兩句詩以莊子的故事象征了詩人對人生境界的追問和疑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以滕公的府第為背景,通過描繪其壯麗華麗的景象,表現出對物質富足的渴望和追求。然而,在南榭的薰風和北階的萱草之下,詩人的內心愁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脫和安慰。這種對自然的感受與內心的和諧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當詩人回到朝廷后,他發現門戶緊閉,人們以為他生病了,這種誤解使得他感到困擾。同時,雨過后的涼爽氣息使景色宛如秋天,這種變化也暗示了人生短暫和無常的特點。最后兩句詩以莊子和胡蝶的故事作為象征,提出了對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質疑。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感受的抒發,傳達了對物質富足和內心寧靜的追求,同時提出了對人生意義和境界的思考。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傳世故事作為象征,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引發讀者對人生的深思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