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蓮 / 作者:楊億 |
昨夜三更里,嫦娥墜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
|
白蓮解釋: 《白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夜三更里,嫦娥墜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詩意:
這首詩以嫦娥、馮夷和碧波為主題,通過嫦娥墜玉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嫦娥的崇拜和贊美,并傳達了對馮夷的敬畏之情。詩中還蘊含著一種對美麗和純潔的追求,以及對傳統文化中的神話人物和傳說的致敬。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示了一種深邃而浪漫的情感。首句“昨夜三更里,嫦娥墜玉簪”,以夜晚和嫦娥作為開端,引發讀者對神秘和仙境的遐想。嫦娥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仙女,與月亮和玉素有關聯,她的玉簪墜落意味著一種美麗的失去和遺憾。
第二句“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表達了馮夷對嫦娥的敬仰和敬畏之情。馮夷是指馮異,他是一個古代傳說中的忠誠臣子,因為崇拜嫦娥而不敢接受她的玉簪。這句詩揭示了作者對馮夷高尚品德的贊賞,并通過對碧波心的描繪,強調了嫦娥的美麗和珍貴。
整首詩意蘊含著對美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嫦娥和馮夷作為傳說中的人物,象征著純潔、高尚和崇高的價值觀。詩中的碧波和玉簪也呈現出一種美的形象,給人以清新和寧靜的感覺。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詩人傳達了對美麗、純潔和傳統價值的向往和贊美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傳統文化中仙境和神話人物的崇拜和贊美,同時表達了對美麗和純潔的追求。它以深邃的情感和詩意,給讀者留下了一種美的印象和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