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暮有懷 / 作者:楊億 |
遠辭金虎觀,來守縉云城。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帝鄉成久別,天吏苦遄征。
漫貯青霞想,唯愁素發生。
噔清慵攬轡,蕪穢欲歸耕。
簿領非吾事,丹臺有姓名。
|
|
歲暮有懷解釋: 《歲暮有懷》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歲暮有懷
遠辭金虎觀,來守縉云城。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帝鄉成久別,天吏苦遄征。
漫貯青霞想,唯愁素發生。
噔清慵攬轡,蕪穢欲歸耕。
簿領非吾事,丹臺有姓名。
詩詞中文譯文:
歲暮時節心情感慨,
離開金虎觀遠游,
來到縉云城守望。
歌律聲音將終,
干旱的田地又開始茂盛。
像宣父用匏瓜傳達歡樂,
像江海之間的子牟表達情感。
曾經尋找疾病的方法卻無術可尋,
投入虛無之中豈能有回響。
離開帝都已經很久,
仙官們辛苦地奔走征召。
思緒隨意地儲藏著青霞的美景,
唯有憂愁不斷地生發。
輕輕地握住韁繩,
想要回到農田清凈的生活。
簿領的事情并不屬于我,
紅色丹臺上有我的名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歲末時的感懷之情。詩人離開金虎觀(一處名勝古跡)遠游,來到縉云城(地名),以守望的態度迎接歲末的到來。詩中描繪了一幅自然界的變化景象,歌律即將結束,干旱的田地又開始繁茂生長,展現了季節交替的循環和生命力的復蘇。
詩人以匏瓜宣父和江海子牟作比喻,表達了自己對快樂和情感的追求。詩中提到曾經尋找疾病的方法卻無術可尋,暗示了作者在人生中遇到的困惑和無奈。
詩人離開帝都已經很久,但仍感受到天吏們辛苦奔走征召的辛酸,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之情。
詩人的思緒漫游在儲藏著青霞美景的想象中,但內心卻常常憂愁不斷。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簡樸農田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紛雜的世俗,回歸自然。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身份與職責的思考。他認為簿領(官僚事務)并不是自己所要從事的,而紅色丹臺(指朝廷官署)上有他的名字,暗示了他的官職身份。
整首詩詞以簡約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世界的變化和情感體驗,表現了對自然、人生、社會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注:以上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是基于對原文的理解和推測,可能存在個人解讀的差異。由于楊億的相關資料有限,對他的生平和創作背景了解有限,因此無法提供更詳細的背景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