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曲歌辭·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 作者:李賀 |
云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
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
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
殷勤為我下田鉏,百錢攜賞絲桐客。
游春漫光塢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
|
舞曲歌辭·章和二年中(鼙舞曲)解釋:
中文譯文:
云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
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
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
殷勤為我下田鉏,百錢攜賞絲桐客。
游春漫光塢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中葉的社會現實和民生困境。云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反映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莊稼的欣欣向榮。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揭示了農民和吏人的貧窮和被剝削的狀況。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表現了農民樸實的生活和富饒的土地。殷勤為我下田鉏,百錢攜賞絲桐客,描寫了農民勤勞的精神和期待富饒的愿望。游春漫光塢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圣。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和宮廷的權力。
賞析:
這首詩貼近社會現實,描繪了農民和吏人的艱苦生活,以及自然的美麗。詩人以簡練的筆觸,展現了關中關東地區的風物和人物的特點。通過對自然和生活的描繪,反映了唐代社會的底層人民的困境和期待。詩人運用鮮明的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樸實的感情,使整首詩充滿了力量和感染力。同時,詩人對社會現實的真實而深刻的揭示,呼應了詩歌的社會功能,使這首詩成為唐代社會風貌的生動寫照,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