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 作者:李賀 |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回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解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重光,年重時,
七十二候回環推,
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
王母移桃獻天子,
羲氏和氏迂龍轡。
詩意:
這首詩以河南府試的十二月閏月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富有神秘感和儀式感的畫面。詩中表達了時間的流轉、歲月的變遷以及皇帝與天之間的聯系。
賞析:
1. 詩的開頭以"帝重光,年重時"來描繪皇帝的重生和新的一年的到來,意味著希望與新的開始。這里的"帝"指的是天子,也可以理解為皇帝代表國家的象征。
2. "七十二候回環推"指的是農歷中的七十二候(以太陽黃經為基準,將一年按照24節氣劃分為72個候),暗示著時間的循環和變化。
3. "天官玉琯灰剩飛"描繪了宮廷儀式中的場景,天官指的是掌管儀式的官員,玉琯是一種用于祭祀的樂器。這句詩表達了莊嚴肅穆的氣氛,以及儀式中燃燒的灰燼飛揚的景象。
4. "今歲何長來歲遲"反映了時間的感嘆和對歲月流轉速度的思考。詩人在此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惋惜之情。
5. "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句中提到了王母娘娘獻桃和神龍之轡,這些都是神話中的元素,與儀式和祭祀相關。這里的王母娘娘和羲和是古代神話中的女神,象征著繁衍與豐收,而神龍則代表著皇權和吉祥。
整首詩以莊嚴的語言和神秘的意象描繪了宮廷儀式和時間的流轉,展示了李賀獨特的想象力和詩意。在這首詩中,他通過描繪儀式、神話和時間的交織,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皇權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