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 / 作者:李賀 |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
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
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解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正月初春的景象,展現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的變化。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樓迎春新春歸,
暗黃著柳宮漏遲。
薄薄淡靄弄野姿,
寒綠幽風生短絲。
錦床曉臥玉肌冷,
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
早晚菖蒲勝綰結。
詩意: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以詩人的視角,描繪了正月初春的景象。詩人登上樓臺,迎接春天的到來,迎接新年的歸來。描寫了宮殿中柳樹的顏色深沉,受到了時間的拖延。薄薄的輕霧輕撫著田野的形態,寒綠的柳絮在微風中飄動。清晨,詩人躺在錦繡的床上,感受到冰冷的肌膚,面容未展露,對著朝陽的余暉。官街上的柳帶已經無法再折疊,而菖蒲早晚的花結卻更勝一籌。
賞析: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以獨特的意象和意境展示了春天的到來。詩人的筆觸細膩而繁復,通過描繪細節和景物的變化,傳達出初春時節的寂靜和生機。在這首詩中,李賀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神秘和浪漫氛圍的場景。
詩詞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暗黃著柳、薄薄淡靄、寒綠幽風等,這些意象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初至時的細微變化。詩人將柳樹的顏色描繪為暗黃,宮殿中的柳絮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給人一種幽雅的感覺。清晨的床上,詩人感受到了冰冷的肌膚,這一形象描繪了早春的寒冷。詩人還描繪了官街上的柳帶無法再折疊,而菖蒲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這對比展示了春天的蓬勃生機與繁榮。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構建了一個獨特的春景,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之中。通過描繪春天的變化和自然界的細微環境,詩人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生命力的贊美。這首詩詞在形式上也表現出了李賀獨特的風格,充滿了華麗的修辭和意象,展示了他對于詞章藝術的抒發和追求。《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力和美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對于瞬息即逝的時光的思考和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初至時的美與變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力和時光流轉的思考。它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充滿了李賀獨特的風格,呈現出一種華麗、奇特而又充滿感性的詩意,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