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 作者:李賀 |
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
傍檐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
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解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
傍檐蟲緝絲,向壁燈垂花。
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
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中文譯文:
孀妾怨夜長,孤身客夢回家。
靠近屋檐,蟲兒織絲;朝向壁上,燈花垂下。
簾外月光灑下,簾內樹影斜斜。
輕盈的露珠飛舞著嬌姿,點綴著池塘中的荷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寂靜場景,表達了主人公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遠離家鄉的旅人或是一位被迫離鄉的流亡者。
首句"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表達了孀婦在長夜中的哀怨和獨客在夢中渴望回家的情感。這兩句經過對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獨和無助。
接下來的兩句"傍檐蟲緝絲,向壁燈垂花"通過描寫屋檐邊的蟲兒織絲和燈花垂下的景象,增添了夜晚的安靜和寂寞感。此處的蟲兒和燈花也可以被視為主人公的寄托,象征著他內心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
接下來兩句"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通過對簾子外的月光和簾子內的樹影的描繪,再次強調了夜晚的寧靜和孤獨。月光和樹影的斜傾也給人一種傾斜的感覺,與主人公的心情相呼應。
最后兩句"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則描繪了池塘中飄落的露珠輕盈地點綴在荷葉上的情景。這里的荷花和露珠給人以清新的感覺,也可以理解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家園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寂靜夜晚的描繪,以及對孤獨、思鄉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的表達,展現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體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意和表現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