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九月 / 作者:李賀 |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
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
露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九月解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九月》是唐代詩人李賀所作的一首樂府詩。詩中描繪了九月的景象,以及離宮中的凄涼與蕭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離宮中,散螢天似水,
竹黃池冷,芙蓉之氣已凝固。
月光如金,照亮了鋪地的庭院,
涼苑虛庭,空無一人,寧靜而空曠。
露水滴落,花瓣輕飄飛,風吹草動。
翠色的錦緞裝飾滿了道路。
雞人唱曲停止,天亮了,班珠璧已散去,
鴉鳴金井下,疏疏落落的桐葉在風中飄舞。
這首詩以描寫九月的離宮景色為主線,運用了瑰麗的詞句和鮮明的色彩,描繪出了冬季離宮的冷凄與凝固。詩人運用反襯手法,將天空中的螢火與水面上的景象相比,增加了妖艷和夢幻感。用竹黃池冷作為景物描寫的開端,為后面的描繪做了鋪墊。
通過描繪月亮的光輝和繁星點點,詩人展現出了凜冽的寒冷和孤寂的氛圍。白色的庭院上空空蕩蕩,沒有任何人跡,其中流露出一絲詩人內心的情感。
接著詩人又描述了露水滴落,花瓣飄飛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活力與生命的旺盛。而翠色的錦緞和滿地的道路則彰顯了奢華和富麗華貴。
最后兩句描述了烏鴉的鳴叫和桐葉的飄舞,在寧靜的涼苑中透露出一絲憂傷和孤獨。這里強化了詩的主題,對離宮的凄涼廢墟式的景象作了一定的呼應。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九月離宮的復雜情感,展現出凄涼、孤寂和蕭瑟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