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沖山(立春) / 作者:李邴 |
誰勸東風臘里來。
不知天待雪,惱江梅。
東郊寒色尚俳徊。
雙彩燕,飛傍鬢云堆。
玉冷曉妝臺。
宜春金縷字,拂香腮。
紅羅先繡踏青鞋。
春猶淺,花信更須催。
|
|
小沖山(立春)解釋: 《小沖山(立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邴。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勸東風臘里來。
不知天待雪,惱江梅。
東郊寒色尚俳徊。
雙彩燕,飛傍鬢云堆。
玉冷曉妝臺。
宜春金縷字,拂香腮。
紅羅先繡踏青鞋。
春猶淺,花信更須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立春時節為背景,描繪了早春的景象和心情。詩中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期待和迫切的渴望。
首句“誰勸東風臘里來”表達了作者對東風的期望,東風是春天的象征,帶來了生機和溫暖。然而,作者不知道春天是否會等待雪停,這讓他對江梅(指梅花)感到不滿。
接下來的句子“東郊寒色尚俳徊”描繪了早春的寒冷景象,寒氣還在徘徊,暖意尚未充盈。此時,雙色的燕子飛舞在鬢發旁邊的云堆上,給寒冷的景色增添了一抹生機和美麗。
接著,詩人描寫了一個女子的形象。“玉冷曉妝臺”表示她的容顏如冰玉般冷艷。她戴著宜春金縷字(指花朵形狀的首飾),輕拂著香腮,展現出嬌美的姿態。她穿著紅色羅綢繡花的踏青鞋,象征著春天的到來。然而,盡管春天已經初現,但花的信號仍然需要催促,暗示著春天的到來還不夠充分。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春天的種種跡象和景象,表達了作者急切盼望春天的心情。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早春的景色和女子的形象,以此抒發對春天的渴望和期待。同時,詩中的描寫也呼應了立春這一節氣的特點,展示了春天初現的跡象和尚未完全到來的景象。整首詩意境幽遠,意境纖細,給人以清新、溫暖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