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鶴 / 作者:張嵲 |
昂藏野鶴混群雞,志在云天失路悲。
湖海稻粱元未足,虞衡羅網莫輕施。
獨憐鎩翮垂寒雨,可念長鳴向曉曦。
卻使君烏驚羽翼,上林能占主人枝。
|
|
詠鶴解釋: 《詠鶴》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野鶴和家養雞混群的場景為基礎,表達了對自由和追求高遠的向往。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昂藏野鶴混群雞,
志在云天失路悲。
湖海稻粱元未足,
虞衡羅網莫輕施。
這首詩詞開篇描繪了野鶴和家養雞混雜在一起的景象。野鶴高昂挺立,與平凡的家養雞混在一起,展現了一種價值觀的沖突。野鶴的志向是飛向云天,追求自由,而它卻與雞一起迷失了方向,感到悲傷。這里通過鶴與雞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高遠志向的向往和對現實局限的失望。
獨憐鎩翮垂寒雨,
可念長鳴向曉曦。
卻使君烏驚羽翼,
上林能占主人枝。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鶴的孤獨和堅持追求的精神。鎩翮垂落的鶴在寒雨中令人憐愛,它長鳴著向著黎明的曙光。盡管如此,作者認為是君烏驚擾了鶴的羽翼,使得鶴無法安定地停留在樹枝上。這里通過君烏與鶴的對比,呈現了鶴堅持追求高遠的精神,但受到現實的干擾而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野鶴與家養雞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自由、高遠志向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失望。同時,詩中的孤獨與堅持也傳遞出一種追求理想、不畏艱難的精神。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迪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