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鶴 / 作者:張嵲 |
{上羽下高}然毛羽凈,綽與秋風宜。
闊步循廣庭,伸吭矜羽儀。
稻粱謀幾何,終然遭縶羈。
豈炫云外標,送為時所縻。
因知古清士,削跡畏人知。
|
|
詠鶴解釋: 《詠鶴》是宋代詩人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羽毛凈白,端莊如鶴,上羽挺拔,下羽修長。風吹過,羽毛翩翩起舞,仿佛秋風與它相得益彰。它在廣闊的庭院中自由自在地踱步,高昂的頸項展示出傲然的風姿。它并不追求世俗的物質(zhì),只以稻谷和糧食為生,但最終卻被束縛住無法自由飛翔。它不愿意在云外炫耀自己的身姿,只是在適當?shù)臅r候被人們所賞識。因為它了解古代的清高士人,他們常常隱居避世,生活在清凈的環(huán)境中,深怕被人所知悉。
詩意:
《詠鶴》通過描繪一只鶴的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由和高尚品質(zhì)的向往,以及對傳統(tǒng)士人遺風的敬仰。鶴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著高潔、純凈和超然的境界。詩中的鶴展示了自由飛翔的姿態(tài),但卻被束縛在人間,這象征著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臨種種束縛和困擾,無法達到理想的自由狀態(tài)。通過對鶴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由、高尚精神和清凈生活的追求。
賞析:
《詠鶴》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鶴的形象和境遇,通過對鶴的自由姿態(tài)和高潔品質(zhì)的贊美,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由和高尚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鶴與秋風、廣庭以及稻粱等元素的對應,突出了鶴的高雅和純凈。詩人將鶴與古代的清高士人相聯(lián)系,既表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崇,又表達了自己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述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以清新、高遠的感覺。通過描繪鶴的形象,詩人抒發(fā)了對自由、高尚品質(zhì)和清凈生活的追求,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意境。 |
|